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

日治時期對於皇民化政策的宣傳———【一顆小皮球的故事】
新莊泰山阿囉哈led總匯大批發戰爭期間,有一天全台灣的公學校學生(小學生)都收到一個禮物,日本政府送給台灣所有的小學生一人一個小皮球。在那個戰爭的年代,物資開始吃緊,沒想到日本政府居然這麼闊氣,一人一顆小皮球就這樣發下去,小朋友得到了皮球都開心得要命。


原來這是大日本帝國的宣傳政策———它代表的是如火如荼進行中的新莊泰山阿囉哈led總匯大批發戰爭,大日本帝國已經全面攻陷了馬來半島與新加坡(此時約1942年一月);一顆小皮球代表的意義是:日本已經全面掌控了橡膠的原料與生產線。

這宣傳太有效了,當本省耆老們回憶日治時期的事情時,多數人都記憶猶新地細數這段公學校的奇特經歷。因為他們當時都是孩子。沒有什麼比給孩子一顆皮球更能讓他開心。


小皮球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橡膠是極為重要的工業原料,舉凡飛機、吉普車等等交通工具需要的輪胎,再到各式軍火武器中用來密封艙壓、減震、作為握把、保持彈性、隔熱等等功能的各式零件,無不需要橡膠。掌握了橡膠、等於掌握了軍火的關鍵。小皮球的意義是,量產小皮球不是問題,那麼源源不絕地量產輪胎、武器、車輛與飛機,自然也不是問題。這就是大日本帝國的實力。

另一個意義是———如何對殖民地的人民宣傳殖民母國的戰功,這件事怎麼想都很容易流於形式、八股,變成與日常生活抽離的空洞口號。與日本並非同文同種的台灣人民、作為被殖民者,���便在當時的皇民化教育下,也不見得真心為帝國的成功喝采,頂多做做樣子罷了。但是,發給每個小學生一人一顆皮球。小皮球看得見、摸得到,你很實在地把「戰功」握在手裡。最重要的是,每個小學生當天開開心心地把皮球帶回家玩,父母一定會問那是什麼;然後,每個帝國統治下的台灣人民,都會很確實地藉由他們的孩子口中,追到大日本帝國軍隊的最新戰功。

從這個小故事可以探討日治時期日本所實施的皇民化政策,常見的手段即透過教育,從小扎根灌輸。因此,基層學校的教育與體育活動當中,經常會配合政令實施特定活動,比如說在皇民化政策時期會發送橡皮球給予學童玩耍。因為橡皮球的橡膠原料來自於南洋地區,無形中便是宣傳其南進基地化政策,更是合理化日本二戰期間南侵過程的正當性,這或許就是從小深植灌輸教育概念的展現。


參考資料 政大台史所薛化元老師與李衣雲老師的演講
以下內文出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14030202911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涂雅萍眶巷馮氰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