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

明鄭取代了荷蘭,成為台灣17世紀中葉的新政權,由於急於安定時局,解決糧荒,對當時平埔族番社可說是相當禮遇的,但由於平埔族的風土民情迥異於漢民族,必須採取一些循序漸進的撫化措施,才能和諧共存。明鄭時期對平埔族番社所採取的撫化措施可分為3個階段:

收攬人心
為了長期對抗荷蘭人,鄭成功認為須先整合臺灣島內人民,而當時臺灣島內最大的族眾,莫過於平埔族人,鄭成功親自率領部眾巡視各平埔族社,以收攬平埔族的人心,鄭成功不但厚宴款待,還賜予正副土官袍帽靴帶,聞風歸順者接踵而至,所以儘管當時荷蘭人還沒投降,大部分的平埔族社已盡被鄭成功收服了。

綜觀上述,可將鄭成功對於平埔族社的收服分為4個步驟:
1、親自巡視安撫:在政權交替的關鍵時刻,為收攬人心,穩定局勢,主帥的決策與承諾愈形重要。於是鄭成功為提振綱紀,建立威望,登陸台灣後即馬不停蹄到處巡視安撫,許以安居樂業的承諾,以穩定民心。

2、禁止混圈平埔族社土地:鄭成功一再諭告官兵不得混圈平埔族社的耕地,承認他們對於土地的既有權利。為了貫徹這個命令,不惜將搶掠的將士誅戮,以確立威信。

3、給予好處:除了親自巡視安撫外,鄭成功還對平埔族人施以實質的好處。這些好處不外乎:賜官、錫物與厚宴,藉以消弭平埔人面對新政權時的忐忑心情。

4、以武力作後盾:鄭成功在收攬平埔族人心時,一面懷柔以對,另ㄧ方面也展現武力以威懾,所以必須帶「銃手三百、牌手三百、弓箭手三��、大刀手二百」隨行,凡是懾服者便予以厚賞,各平埔族社莫不臣服。

教習農耕
平埔族社雖擁有沃野千里,但是他們落後的耕種技術,無濟於當時糧食的補給,所以對平埔族人教習農耕,已是當務之急。平埔族人雖然懂得種稻,耕地時卻不懂得用犁鋤,收穫時竟是逐穗拔採,以致1甲之園,必須要耗時長達1月之久,才能整耕完竣;於是楊英便建議:每一個平埔族社應該配發1名農官、1副鐵犁耙鋤、會耕田的牛1隻,並教授耕田的方法,還得一起教一起學。他認為平埔族人只要見識到漢人農耕的技術,不但快而且收穫多,一定會欣然學習。

設學以化
明鄭時期,平埔族人雖然已受荷蘭人薰染,但仍然保留了不少原始的風俗習慣;直到鄭成功來台,大量的漢人移民遷入臺灣,弱勢的平埔族文化,便面臨強勢漢文化的強大壓力,逐漸被改造。改造文化首先須從語言、文字入手,雖然平埔族人原有其自己的語言,但由於曾受荷蘭人教化之故,明鄭時期的4大社,仍然用羅馬字書番語法傳授其後裔。漢人大舉來台後,平埔族社便逐漸漢化,改習漢字漢語,當政者也聘請儒師設塾以教。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在這一期間,總督府另外徵調(或部份志願台灣原住民組成「高砂義勇隊」,以軍屬身分(隨軍人員)赴東南亞戰區, 擔任日軍戰地的各種任務。高砂義勇隊在一九四○年代形成,成員多在一九二○年代前後出生,離一八九五年台灣割讓給日本,超過二十五年,他們一出生便在日本的統治之下也自認為是「日本人」。一九四二年三月,日本軍方組織高砂義勇隊送往戰場,由總督府的警務部下達招募令至各州理蕃課,各州理蕃課再傳至郡理蕃課,再由各地警察駐在所於部落招募。

高砂義勇隊名義上雖是自願參加,此種志願兵的意義是在體制外另行招募的,過去大多是由派出所的警察指明挑選。出征的戰士與家屬被灌輸「挺身報國乃名譽之事,勇敢奮戰而陣亡是家屬的榮耀」,在皇民化運動下,向國家效忠熱烈情感極易受到周遭氣氛的感染,原住民尚武、重視榮譽的風俗習慣,在日方招募自願兵時,給予這群人發展的出路,甚至決定了在部落中的地位。基於對國家命令之服從,或在國家權力的壓制下,紛紛投入戰爭。被徵調投入戰場的原住民約2萬人。其中約3千人戰死。

「高砂義勇隊」最有名的事蹟, 是阿美族人李光輝的故事。1974年,李光輝在印尼某一小島的叢林裡被人發現,他當時仍然不知道新莊泰山阿囉哈led總匯大批發戰爭早已 結束,繼續躲藏於森林中,以避免被美軍發現,獨自在叢林裡生活了30年。



參考資料 網路資料整理
引用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3110703731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涂雅萍眶巷馮氰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