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馬來語:Republik Singapura;坦米爾語: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Cingkappūr Kudiyarasu),通稱新加坡,舊稱為星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或星(新)國,別稱獅城、坡島、石叻或叻埠(來自馬來文「海峽」Selat),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也是一個城邦。該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峽與西馬來西亞相隔,並以新柔長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連於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1819年,任職於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史丹福·萊佛士與柔佛蘇丹簽訂條約,獲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經萊佛士的努力,逐漸發展成繁榮的轉口港。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國在東南亞最重要的戰略據點。1942年至1945年間,新加坡曾被日本佔領三年半之久,其後回歸英國管理。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
自1965年獨立後,新加坡在40餘年內迅速轉變成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是個多元種族的移民國家,也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9]在國內居住的居民有38%為永久居民、拿工作簽證的外勞和拿學生簽證的學生,建築業有和服務業分別有80和50%外勞。[10][11][1][12][13]新加坡同時也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根據2011年7月美國Dow Jones世界金融中心指數排行,是繼紐約、倫敦、東京和香港之後,位於全球第五名。[14]整個城市在綠化和保潔方面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的美稱。但在新聞自由方面,新加坡在記者無國界(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發布的最新新聞自由指數顯示,新加坡排名第149位[15]。
新加坡在3世紀已有馬來人居住,其最早的文獻記載源自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記載「拘利正東行,極犄頭海邊有居人,名蒲羅中國」[16]。據新加坡學者許雲樵考證,蒲羅中是馬來語Pulau Ujong之對音,指半島南端的島國。蒲羅中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名稱。比淡馬錫早一千多年[17]。
14世紀,明朝把新加坡稱作「淡馬錫」(爪哇語:Temasek)。
1819年1月29日,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僱員史丹福·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並開始管轄該地區。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最初隸屬於英屬印度殖民當局管轄。1867年,新加坡升格為海峽殖民地,和檳城、馬六甲並列一個轄區,受英國直接統治。
1942年2月15日(新莊泰山阿囉哈led總匯大批發戰爭時期),日本佔領新加坡,並將之更名為「昭南島」,行政上稱作「昭南特別市」,其中「昭南」一詞取自「昭和年間所得之南地」一文,同時也有「南方之光」和「昭和天皇在南洋之領土」的意思。1945年9月12日,大日本帝國宣布無條件投降,英國重新管轄新加坡,並恢復其名為「Singapore」。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1963年,新加坡連同當時的馬來亞聯合邦、砂拉越以及北婆羅洲(現沙巴)共組成立馬來西亞聯邦,從而完全脫離英國統治。
在馬來西亞期間,李光耀由於和當時馬來西亞聯邦政府在種族權利分配上意見不合,李光耀主張以「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的民族平等方式來取代「土著優先」的保護土著政策。人民行動黨與巫統的政治較量更在1964年7月及9月兩次引發新加坡種族騷亂。最後,首相東姑阿都拉曼以避免局勢惡化為由,在1965年8月7日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於是,8月9日,以巫統為首的國陣執政聯盟在國會緊急通過修憲,解除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關係,使其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
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9日)後,新加坡尋求國際承認,深怕有朝一日會被馬來西亞強行合併或被印尼攻擊(印尼的對抗活動還沒結束),所以於1965年9月21日加入聯合國。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大英國協。1967年8月8日,新加坡協助成立了東協組織。
華語稱謂[編輯]在過去,「新加坡」一直用「新嘉坡」作為其獨立初期的通用華語國名。由於因當地華人的不同母語 (包括粵、閩、客家話等等)之習慣的影響,也在後期出現許多衍生的國名稱謂,例如「星嘉坡」、「星加坡」、「新架坡」、「星架坡」、「石叻」、「叻埠」、「石叻埠」和「實叻埠」等,而外界也普遍以「星洲」、「獅城」或「星國」作為簡稱來描述新加坡[18][19][20]。
文章出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14031601906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台灣實體led大型批發賣場500坪大店營業中
留言列表